-
登山裝備檢查表
-
-
滑雪裝備 檢查表
-
-
如何選購滑雪外套.滑雪用品
-
A.滑雪外套 vs 一般防水外套的差別:
頭部保護:
雪 帽:防雪、保暖、防風;還有能蓋住耳朵,防止頭痛。
耳 罩:防風、保暖;蓋住耳朵,防止耳朵凍僵。
滑雪風鏡:防止冷風灌進眼睛,防霧鏡片,防止下雪蓋住眼睛及眼鏡,
更須有UV CUT 防止雪盲。滑雪時請勿戴一般太陽眼鏡。面罩.頸圍:保護鼻子、嘴巴及面部的刮風受凍。
服裝穿著:
(外層):滑雪夾克外套
滑雪是室外的雪地活動,不是雪地旅遊坐在遊覽車裡欣賞雪景。
防水、透氣、防風、強力禦寒;靈巧輕柔,在滑雪時才能輕鬆自在。
一定要穿脫方便,進到室內暖氣房應即刻脫掉,才不致過熱流汗。
可拆式保暖內層(二件式)也是良好的選擇。(中層):(第二件)拉鍊式套頭保暖中層衣
透氣、排汗、保暖;輕柔,是中層衫應有的特色;在滑雪或在室
內均可穿著。記得,拉鍊是調節氣溫的重點,一定要有,鈕釦式
當然也可以;polartec或派爾布料都是一時之選。(裡層):排汗保暖衛生衣褲
貼身的排汗及透氣,就如同祇尿布一般,非常亁爽的貼在皮膚
上,達到保溫及舒適的感覺。否則:運動流汗及室內暖房造成的流汗,
而吸汗型的棉內衣會讓你感到潮濕及冰冷感,更甚至於也會讓你在
冰冷戶外感到不適,容易感冒。(極冷時):羽毛背心 / 薄的羽毛夾克
第四件:在比較寒冷的地區或比較怕冷的朋友,加一件羽毛背心,
或超薄型的羽毛夾克 (保暖層)既不會影響靈活度又可保暖,收藏
也很方便,是個很不錯的選擇。(雪褲):滑雪褲
高腰防水、排汗、又要保暖及輕巧,否則摔倒後,爬不起來,冰
冷的雪沾濕了褲子、凍著了屁股可不好玩。雪會亂竄跑到褲子
裡,也會變成水讓你生凍瘡,一件好的滑雪褲千萬省不得。雪地保暖配件:
滑雪手套:防水、保暖、最好準備兩雙,防止遺失、受潮及破損。
滑雪專用襪:強力保暖防止雙腳凍瘡。雪鞋鞋統較高、需高統襪保護小
腿,排汗透氣防止因流汗造成雙腳磨擦起泡,適度厚薄保持
雙腳敏感度。雪地防滑鞋:高統、防水、防滑、保暖通通具備,那就逛街賞雪
一起搞定、附有防滑冰爪得更是好用、因為結冰的雪面最危險。滑雪防摔褲:防摔褲、護膝、護掌
取暖包:老弱婦孺的福音、局部保暖24小時。
-
GORE-TEX 清潔及保養方法
-
建議洗滌步驟
簡易清潔: 1. 使用無麟、無漂白之洗衣精(洗衣粉較容易留下殘渣)浸泡約 10 分鐘。
2. 再使用軟海綿輕刷較髒的部分如衣領及袖口。
3. 清潔完用清水輕輕沖掉洗衣精之殘留後陰乾即可。
全件清洗: GORE-TEX衣物建議每年全件清洗1~2次,並使用專用維護保養劑。
1. 將所有拉鍊及扣子扣上後,放入洗衣機內(滾筒式佳)並加入專用清潔劑選擇弱洗力道。
2. 慢速脫水後噴上專用防撥水劑,放入烘衣機內低溫烘乾(45度C以下)效果最佳。
註:若無法調節溫度,請陰乾並開啟除濕機。
GORE-TEX 清潔及保養說明●用洗衣機清洗
請於清水內加入適量中性洗衣粉 ( 建議使用GORE-TEX專用洗劑 ) 調勻後,拉上拉鍊,
用海綿輕刷污濁後,置入洗衣機內清洗。當置入洗衣機內清洗時,請與其他衣服分開洗滌。●即時晾乾
晾乾時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可維護衣服色澤及防水貼條壽命。
建議使用烘乾機低溫烘乾 (45度C以下),或低溫蒸氣熨斗熨燙,配合防撥水劑可使效果更佳。●特別注意
為確保產品使用壽命,須以製造商洗標為優先準則。
請不要乾洗,如需乾洗請參考製造商衣服內洗標之建議。
一般 Q&AQ: 我應該使用衣物柔軟精嗎?
A: 切勿使用,因為它可能會使表布撥水處理層迅速脫落。柔軟精不會傷害衣服的防水特性,
但是它可能會加速衣物表面撥水處理層的損耗。
不管是買什麼衣服,Gore-Tex也好、或是WindStopper、Polartec、排汗衣、銀纖維、
遠紅外線.....等等。這些重視透氣功能的衣服,絕對絕對「不可以用柔軟精清洗」。
柔軟精的原理,就是透過塞住衣服纖維來使衣服蓬鬆,
但一件重視透氣的衣服,一但這些透氣孔被塞住,那就完全失去意義且沒救了。所以,
一定要注意,清洗時絕對不可以使用柔軟精。Q: 如何去除污?
A: 請使用GORE-TEX專用清潔劑,為確保顏色的固著性,
可選擇衣物隱密的地方先行小塊試用,再依照處理標示完成除汙作業。Q: 為什麼今天我的衣服在雨中看來潮濕感受又厚重?
A: GORE-TEX產品是靠GORE-TEX薄膜來達到防水功效,並非靠表布的潑水處理層,
因此如果表布潮濕,水仍無法滲入GORE-TEX薄膜。
表布撥水處理層會因為雨水、洗滌…而逐漸褪去。可使用專用防撥水劑並以滾筒式烘衣機低溫
處理(45度C以下)來恢復撥水效果。
註:產品並非無法破壞,任何產品的使用年限不但要看設計、結構和組件品質,也要看它遭受
的磨損而定。GORE產品均按照它們的使用用途,設計得盡量堅固耐用,然而沒有產品是
無法破壤的,妥善的保養和預防性的維護,可大幅延長產品的使用年限。
-
羽絨洗滌方法及知識
-
羽絨衣小知識:
1. Feather (羽梗):為葉狀纖維體,通常為帶梗小碎毛。
2. Down (絨球):為蓬鬆之球狀,生長在羽根下層緊貼著腹部及翅窩,只佔全身羽毛的8%,
質地輕柔彈性佳,為最保暖的材質。3. 保暖原理:羽絨球狀纖維上密佈數以萬計的細小氣孔,吸收人體散發流動的熱氣後,
隔絕了外界冷空氣的入侵。一盎斯羽絨,可以膨脹到七百立方英吋的體積,
故相對而言,捕捉了更多人體的熱氣後,可以提供最佳的禦寒效果。4. Fill Power (羽絨蓬鬆度):簡稱FP,將同等重量的羽絨裝進量杯內並測量其體積,
越高者代表蓬鬆度越高。越蓬鬆的絨球代表細孔越多,可儲存
更多的熱氣,也可以說越保暖,為判定羽絨品質最重要數值之一。5. Down / Feather % (填充比例):市面上皆標示100%羽絨,但實際較少標示其填充比例,
一般以80/20以上為佳,絨球比越高越好。6. 絨毛種類:一般填充多數為鴨絨,通稱水鳥羽絨。鵝絨輕量且保暖是公認為品質較佳,
西伯利亞灰雁則視為近年最高品質之羽絨。7. 購買須知:挑選羽絨衣不能秤其重量而論,越重不代表越保暖,越輕亦不代表品質越高。
盡量挑選標示越清楚之商品保障越高,且較容易比較其數據及品質。
挑選原則: 絨毛種類>蓬鬆度>填充量>填充比例>表布材質>防潑水性>品牌
洗滌前的準備
一般家用清潔劑可能會洗掉羽絨衣的天然油質,降低保溫性,因此最好使用羽絨專用洗劑。
先行處理表面髒汙部位
表面小面積的髒汙,可針對部位進行局部處理,
如領口及袖口部位。
若表面非常髒汙,可使用羽絨清洗劑利用海棉刷輕刷表面擦洗即可,可增加清洗效果。洗滌順序:
-
檢查:首先,確保衣物有無劃傷或磨損。
-
開始:將專用洗劑加入水桶,請確認衣服拉鍊、扣子扣好放入水中,請輕壓將空氣排出。
3. 清洗:接下來,上下左右輕輕壓,汙垢會開始釋出,重複此一動作,請小心不要將羽絨衣中的含水大量擠出,因為可能造成表面布料的壓力或縫線破裂,跑出羽絨。 4. 洗清:將衣服的輕壓讓水自然流出,接著輕捲衣服將殘餘水分排出,再放進清水中然後將水推出,持續這樣動作,直到排出的水變乾淨為止。 5. 脫水:將衣服放進洗衣袋中放進洗衣機脫水,脫水時間不可過長,使用雙槽洗衣機請勿超過一分鐘。 6. 烘乾:請設定低溫烘乾,烘乾時依每件羽絨衣的大小與羽絨含量有所不同。請勿過度烘乾﹙每隔5分鐘檢查一次﹚如果使用防噴水潑劑,請在烘乾後處理。 7. 溫燙:完全乾燥後,請使用低溫墊布燙平,可讓尼龍布收縮增加防潑水度,還可讓衣物平整美觀。過度高溫有可能使膠合車縫處脫膠,請小心謹慎處理。 保存方式:羽絨產品洗滌乾燥後,外表看似完全乾燥,但仍可能包含水氣,所以請將衣物掛在通風及可以間接曬到陽光的地方一個星期,再進行收納。 - 依衣物的髒汙程度來洗滌衣物的方法:
1. 輕微的骯髒,可使用海綿沾濕洗潔劑(羽毛專用洗劑會更不
損傷羽毛),輕刷表面,並且儘速使用清水沖掉洗潔劑的殘
留,然後脫水,使用電風扇吹乾後再掛於陰涼處陰乾至90%
程度後,用烘乾機,極低溫滾乾約十數分鐘,或傍晚的溫暖
陽光照曬2小時,可減少衣物縮率問題的發生,且較不會損
傷衣物材質。
2. 較髒階段,自行處理的手洗方法,使用一般中性洗衣粉或洗
潔精(羽毛專用洗劑會更不損傷羽毛)先將衣服浸泡約三十
分鐘,再用清水洗淨然後脫水。不可用力扭乾,以免破壞羽
絨隔間的車縫壓線。 使用電風扇吹乾後再掛於陰涼處陰乾至
90%程度後,用烘乾機,極低溫滾乾約十數分鐘,或傍晚的
溫暖陽光照曬2小時,可減少衣物縮率問題的發生,且較不
會損傷衣物材質。
3. 用洗衣機清洗,請採弱水流運轉,可脫水,使用電風扇吹乾
後再掛於陰涼處陰乾至90%程度後,用烘乾機,極低溫滾乾
約十數分鐘,或傍晚的溫暖陽光照曬2小時,可減少衣物縮
率問題的發生,且較不會損傷衣物材質。
*水溫最高不要超過攝氏30度。
*不可直接在日光下曝曬至乾。
*不要使用漂白劑、冷洗精、軟洗精。
*不要和其他衣物一起洗滌避免相互扭絞而損傷衣物。.
*羽絨衣清洗乾燥後經輕拍即可恢復原狀。
4. 送洗衣店時羽絨衣通常較不建議使用乾洗,避免破壞羽絨彈
性;最好採用水洗即可。
而且化學藥劑較會破壞羽毛的防水性及保暖性。
5. 附有明確洗滌標示的商品,依照廠商指示方式洗濯。羽絨睡袋的使用及保養方法
1. 儲存半年以上或外出使用後,如果不是非常骯髒,可先用濕
布擦拭後再使用電風扇吹乾,等完全乾燥後再放在柔和陽光
下曝曬約2小時,或用除濕機除濕。
2. 如果過於骯髒,由於睡袋體積較大,煩請交由洗衣店清洗,
只有水洗,並聲明不可扭絞,避免導致羽絨隔間車縫壓線脫
落﹙請勿使用乾洗﹚。
3. 如果自行清洗,忌用一般肥皂或洗衣粉。請用中性洗衣精(羽
毛專用洗劑會更不損傷羽毛)調適量溫水,浸泡約30分鐘,用海
棉擦拭污垢後,再用清水沖洗,切勿大力扭乾。再用大浴巾
將睡袋以平放方式捲收綑包,置入洗衣機脫水然後平放陰涼
處陰乾,使用電風扇吹乾後再掛於陰涼處陰乾至全部乾燥後
,用烘乾機以極低溫滾乾約十數分鐘,或傍晚的溫暖陽光照
曬2小時,再使用烘乾機低溫滾乾約十數分鐘,更能徹底乾
燥,並確定睡袋完全乾燥。
4. 平日不使用時,避免長久擠壓,影響填充物彈性,應將其
平放,以增加保暖能力。
5. 如為拆裏式睡袋,換洗純棉裏套時,請於脫水後晾乾即可。
切勿在洗滌後直接烘乾,避免造成縮水變形。 -
-
排汗衣 / 功能性衣服 清洗保養法
-
排汗衣 / 功能性衣服 清洗保養法
1、與一般的洗滌方式相同,可用洗衣機清洗,手洗最好。請勿浸泡超過10分鐘。
2、洗滌時請使用中性洗衣精或洗衣乳,建議盡量不使用洗衣粉,因洗衣粉易殘留。
3、儘可能使用細網的洗衣網清洗,可避免勾紗及減少因磨擦產生毛球。
4、請勿與易褪色及容易起毛球的的衣物一同洗滌。(如:毛衣及毛巾)
5、不可使用漂白水,勿高速脫水。
6、不可使用冷洗精及柔軟精,因柔軟精易阻塞排汗纖維,易降低排汗性。
7、不可以乾洗,乾洗劑為化學藥劑,會破壞排汗纖維。
8、建議不要使用烘乾機,若請低溫烘乾。 -
發熱衣 保暖排汗內衣 中層保暖衣 及Gore-Tex外套 的分析
-
Gore-Tex
這些年間最紅的就是Gore-Tex了!什麼是Gore-Tex?Gore-Tex是一層薄薄硬硬的薄膜,被縫在衣服之內,從外觀看不出來﹔這層薄膜最大的功能,就是可以防風、抗雨。粗俗一點來說,其實就是雨衣。
不過,一件Gore-Tex衣服,最少都要台幣8千多元到2、3萬元。如果只是用來防風抗雨,幹嘛不買
達新牌雨衣就好,一件只要299元。
理由很簡單。如果我們只是靜靜坐著躲雨,確實達新牌雨衣就足夠。然而,許多的活動必須要在雨中進行,如果穿著雨衣,保證外頭下雨、裡頭也會汗流如雨,結果還是一身濕,而且狼狽又汗臭,特別如果人在山區,身上一濕,除了不舒服外,更有可能失溫。
Gore-Tex之所以如此貴的原因,最重要的就是因為它「可以透氣」。亦即當我們穿上這麼一件Gore-Tex衣服,即使走在雨中,外層衣服被淋得溼透,但Gore-Tex之內絕對乾乾爽爽。由於製作同時考慮到分子構造,因此雨水跟風進不來,但汗水卻可以輕輕鬆鬆排出去。防風、抗雨加透氣,就是Gore-Tex最大功能,也是它之所以高貴的原因。
Gore-Tex只是一種布料材質,由美商Gore公司生產製造,並提供給各下游廠商製作成外套、褲子、鞋子、帽子、背包等多種廠牌的多種產品,儘管廠牌與外觀不同,但相同的是,它們內部都有一層Gore-Tex薄膜,也一定都會附上一個Gore-Tex商標。(圖:只要是Gore-Tex材質衣服,一定都有這個標籤。
Gore-Tex本身不太保暖,如果是春夏秋等季節,或許一件薄薄的Gore-Tex外套就可以因應各種狀況,但如果是在冬天或雪地,Gore-Tex之中必須再另外加上或穿上保暖材質的衣服才行。
特別的 Gore-Tex 產品
近幾年來,除了傳統的Gore-Tex Performance Shell之外,又有幾種新產品推出。例如號稱目前最頂級的「Gore-Tex PRO Shell」。Gore-Tex PRO Shell比一般的Gore-Tex大約增加25%的透氣性,布料也比較堅韌,但價格會比傳統Gore-Tex再貴個幾千元台幣。
其次是「Gore-Tex Soft Shell」或「。這種是直接將Gore-Tex與保暖材質的刷毛內層縫製在一起,成為一件單件式的外套,比傳統的Gore-Tex裡頭加保暖衣更輕薄且靈活,也比單純的Gore-Tex保暖許多,如果沒有要到極冷的雪地,這樣一件薄薄的外套就足以應付台灣的各種天候了!
再來是一種「Gore-Tex Paclite」,屬於超輕薄型、不保暖但卻防風抗雨透氣的薄外套﹔另外台灣歐都納也推出一款「Gore-Tex Air Vantage」,就是在衣服當中外加一個吹氣孔,只要用嘴輕輕把空氣吹入Gore-Tex衣服中,就能進一步阻絕冷空氣,增加許多的保暖效果。(圖:附有吹氣孔的Gore-Tex Air Vantage外套,更加保暖。
Gore-Tex是一種有著使用期限、也需要偶爾保養一下的衣服,但大致上說來非常便利,一件就可以抵好多件外套。出門穿一件,外加一件薄薄的保暖衣就都很足夠,不用像傳統的衛生衣、毛衣、背心、羽毛衣等等一層一層把自己包得像肉粽,戶外活動或自助旅行時,也省去了帶雨傘的麻煩,頗值得投資。
選購Gore-Tex衣服,也最好注意一下設計。有的Gore-Tex作得很正式、有的作得很戶外,有的很細緻,但也有的會作得讓拉鍊直接碰到皮膚,要買這種貴衣服,最好自己到店裡頭多比較、多試穿,才比較不會有怨言。
秋冬旅遊 怎麼穿Gore-Tex可以說是布料之王,不過,因應各種天候與狀況,還是要有其他不同材質的衣物來搭配。特別是在冬天、雪地,或是在潮濕、容易流汗的地區,不論保暖、排汗、快乾、除臭....等等各種功能,都需要有多一些考慮。
WindStopper
如果要到極為寒冷的地方,最好在Gore-Tex之內再多加一件WindStopper材質的衣服。WindStopper同樣是由美商Gore公司研發生產,功能主要就是可以防風、保暖,而且透氣,但不防雨。
這樣的衣服,外觀看起來像刷毛布,非常輕薄,但相當保暖,售價大約在台幣5千到6千元之間。如果是在不下雨不潮濕的地方,光穿這樣一件外套也就很保暖。
同樣的,在Gore公司研發下,WindStopper也發展出多款不同的特性功能。例如極度保暖的WindStopper Polartec﹔只是一層薄薄、輕薄防風的WindStopper Shell﹔相當有彈性的WindStopper Soft Shell﹔以及可以直接貼身穿著,具排汗、防風,且相當有彈性的WindStopper Next to Skin等等。
Polartec
如果非常重視保暖,可以選擇Polartec。Polartec是一種聚脂纖維材質,外觀看起來也像刷毛布,也同樣非常輕薄,一件衣服或褲子,大概只有幾百公克的重量,穿上身後立即溫暖,儘管在寒冬直接碰觸也不冰冷,就算濕了,也只要脫下擰一擰再穿上,很快就會乾。
Polartec有很多等級,但通常比WindStopper便宜一半以上,價格每件大約在2、3千元之間。與WindStopper相比就是少了防風功能,但更保暖些。Polartec材質運用很廣,除了衣服外,褲子、帽子、手套、圍巾等等保暖配件,也有許多都運用Polartec,這些配件售價大約在5、6百元到上千元不等。
遠紅外線
近幾年間比較熱門的產品就是「遠紅外線」。遠紅外線由台灣人自己發明並生產,其功能也在保暖,原理是透過奈米科技將遠紅外線纖維織進衣服裡,讓這些纖維來促進人體血液循環,血液循環順暢,自然就會暖。遠紅外線由外觀看來難以區辨,選購之時,最好選擇有信譽的商家。售價則與Polartec差不多。(圖:遠紅外線衣服,材質外觀與WindStopper或Polartec相當類似。陳志東攝影)
銀纖維
這一兩年紅到發紫的高科技布料就是「銀纖維」,甚至連有的女性內衣廠商也以銀纖維為號召。
與上述保暖材質不同的是,銀纖維並不強調保暖,其重點是在於透過衣服裡的銀纖維來殺菌、抗菌、除臭、抗靜電與熱傳導。之所以會有汗臭,主要是汗水中的蛋白質導致細菌滋生與蛋白質變質,而銀纖維的功能就是殺菌並吸附這些臭味,也因此,只要貼身穿著銀纖維衣物,儘管汗流浹背、一個星期不換衣服也不太容易有臭味。
此外,銀纖維具有熱傳導功能,因此穿起來冬暖夏涼,且可促進血液循環,特別適合用來作成Polo衫、貼身衣物或是襪子。售價大約與遠紅外線及Polartec等材質差不多,同樣都在2千元上下。(圖:銀纖維衣服,那裡頭一條一條金屬色的縫線就是銀纖維材質。陳志東攝影)
快乾衣物
出去旅行,如果天數多,洗衣又不方便,帶著一大堆的T-Shirt、內褲、襪子....,重得要死。但如果都買免洗內褲、襪子等東西,除了不環保,穿起來也不舒服,這個時候,就需要快乾衣物。
快乾只是一個功能與概念,儘管是厚厚的衣服,也可能很快乾。其主要原理,就是透過擴散作用,把一小塊濕濕的地方快速擴散成一整片濕,接觸面積大,自然乾得快。
如果是像內褲這樣的衣物,並不需要買厚厚保暖的,只需要買輕薄的就行。這種快乾材質的東西,晚上洗,稍稍擰乾晾著,等隔天早上醒來就會乾。這樣一來,不管出門幾天,只需要帶個兩條內褲、兩雙襪子,就很足夠替換了,暨環保又輕便。
如果到寒冷的地方,襪子有保暖需求,目前也有厚厚保暖的快乾襪﹔或者可以買兩雙薄薄的快乾襪,每天換洗,另外準備一雙厚厚的銀纖維保暖快乾襪套在外頭,隔幾天洗一次,這樣也行。(圖:快乾襯衫。陳志東攝影)
如果要到東南亞等熱帶國家,或是要下水玩經常會弄濕,快乾衣物更有說不盡的妙用。一件快乾材質的襯衫,售價大約1到2千元之間﹔內褲約在4、5百元之間,薄薄的快乾襪約200元﹔厚厚的銀纖維快乾襪約在5、6百元之間。
保暖排汗衣
不管怎麼樣,出國到寒帶地區一件保暖又排汗的內衣還是非常重要的。寒冷又冰凍的地區,休閒,及運動時總難免會流汗,排汗的功能就是利用虹吸原理將汗水快速排出到衣服表層,保持內部身體的乾爽。另外保暖層還能夠增加保暖度約 5-10 度,以適應室內及室外非常大的溫差變化,一件保暖排汗衣售價大約1500 到 3000元上下之間。發熱衣
近一兩年來坊間的發熱材質內衣大行其道,因為名子取得太好了,它的保暖發熱程度約略都在 3-5 度的效果,
當然在台灣的氣候下是很適當的內衣選擇,不過,因為它的排汗效果極差,所以常有引發濕疹及長汗斑的報告
及就診紀錄。在穿著上需要多注意溫差的變化才好。售價大約199 到 300元上下之間。
其他
除了上述這些主要材質外,如果很怕冷,可以考慮選購羽絨衣。羽絨目前依然是保暖界裡的老大,不過很怕水,一濕就很麻煩。另外,還有其他多種布料也都同樣具有輕薄、防水,或其他各種功能,有需要的,可以多家看看,多多比較,找到適合自己的衣服。 -
保暖排汗衣 與 發熱衣 的評比
-
發熱衣
近一兩年來坊間的發熱材質內衣大行其道,因為名子取得太好了,它的保暖發熱程度約略都在 3-5 度的效果,當然在台灣的氣候下是很適當的內衣選擇,不過,因為它的排汗效果較差,所以常有引發濕疹及長汗斑的報告及就診紀錄。在穿著上需要多注意溫差的變化才好。提到保暖穿衣,就一定不能不講熱銷的「發熱衣」。
許多人都很好奇,發熱衣的原理究竟是什麼?保暖效果如何?其實在織品檢測方面, 並沒有所謂發熱係數這樣的概念與其說發熱,更應該說保暖。不過卻有所謂的阻熱係數,因為能量是守恆的,所有的熱量都是從人的身體來,只是被阻斷,被保持的時間比較長當熱量被有效阻斷時,體溫感覺自然會上升。為了達到更好的保暖效果,人造纖維業者開發出許多創新的後處理加工技術,讓紡織品能夠保溫。由於空氣傳導熱能的速度比水慢,如果織物中的水分少、空氣多,熱能就不易散失,只要織物的吸濕排濕性強,就有助於保暖。
但是小心! 如果發熱衣沒有排汗效果,那就得當心悶出汗斑來。目前台灣最新的保暖衣大評比!
不管是進口的科技纖維,平價的台灣商品,我們會以比較客觀的陳述,
加上以表格的方式,讓大家簡單的瞭解,哪些款式的保暖衣比較符合您的需求!品 牌
7net 發熱衣
aPure 發熱衣
uniqlo 發熱衣
材質
57%超細壓克力
33%天絲棉
5%聚丙烯酸酯
(發熱纖維)
5%彈性纖維57%亞克力纖維
38%天絲棉
5% Spandex38%聚酯纖維
34%亞克力纖維
19%黏液嫘縈
9%聚氨基甲酸酯纖維材質分析
亞克力纖維:最常最做成仿羊毛,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天絲棉:有含天然材質,一旦流汗量大,不容易乾,低溫環境下身體會覺得冰冷不舒服亞克力纖維:最常最做成仿羊毛,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天絲棉:有含天然材質,一旦流汗量大,不容易乾,低溫環境下身體會覺得冰冷不舒服聚酯纖維: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亞克力纖維:最常最做成仿羊毛,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賣點
結合店舖量最高的7-11便利商店銷售,免運費、取貨方便。抗變型做的不錯,但缺點是易勾紗易破然後像絲襪般的超薄
Made in Taiwan。保暖不變型,但缺點是不像內衣像外穿,另外不太冷的話穿了會流汗。由於aPure今年官方仍未公佈詳細內容,暫以去年款式列為比較。
日本國民平價名牌。
穿搭方便選擇多,抗變型做的不錯,缺點是較貴,較薄產地
中國製
台灣製
越南製或中國製
定價
359
1680
499
廠商標榜測試溫度
大約可以讓體表溫度保溫攝氏
2~3度大約可以讓體表溫度保溫攝氏
5~6度大約可以讓體表溫度保溫攝氏
2~3度品 牌
ODLO 保暖排汗衣
瑞士品牌SMARTWOOL 保暖排汗衣
美國品牌ARC’TERYX 保暖排汗衣
加拿大品牌成份
100% Polyster聚酯纖維
100%MERINO羊毛
89%Polyester
11%Polypropylene材質
Warm Effect銀離子纖維
100%MERINO羊毛纖維
銀離子纖維
保暖原理
以獨特的內層蓄熱、排汗、透氣織法深受滑雪、雪季登山、怕冷族群喜愛。在台灣的戶外用品專門店至少已熱賣13年。也是目前戶外山友們評價最高的機能內衣品牌天王。
smartwool是種核心中空內含無數細微孔袋的天然纖維,在濕氣為蒸氣狀態時就已經排出,可減低水份在纖維凝結的效應以達到穿著的舒適性。
採用疏水紗和披紗兩種絲線紡織而成 疏水紗可將水分排除至披紗,讓水分快速蒸發,以達到排汗快乾的效果 。
特色
抗寒、透氣、快速排汗,ODLO專利的銀離子纖維,具有強大的抗菌機能,運動時能適當調節體溫,保暖效果極佳。
纖維本身可以吸收其本身重量1/3的濕氣,因此更有助於其溫度調節過程中持續保持穿者的最適體溫。當外界極冷或極熱時也成為絕佳的絕緣體。
兩種原紗是以交叉方式合成,比較不會保留水氣,更能達到排汗之效果,另
外銀離子一般是點狀式,Phase是包覆式,比較不會被水份帶出,較能保持抗菌除臭的效果。建議使用溫度
14度~零下7 度
做為內搭時,讓身體感覺舒服15度~零下20度
做為內搭時,讓身體感覺舒服15度~零下10度
選擇不同的系列,可應對不同天氣抗臭效果
4~5天
以登高山的流汗量,衣物持續穿著不替換為基準4~7天
HPD抗菌抗臭處理
以登高山的流汗量,衣物持續穿著不替換為基準4~7天
纖維銀內含銀離子,可抑制異味
以登高山的流汗量,衣物持續穿著不替換為基準清潔保養
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彈性、耐久性佳,洗時要洗衣袋,降低起毛球機率。
定價
1850
3600
2500
製造地
羅馬尼亞製造
中國製造
中國製造
· (以上內容參照網路資料)
-
登山鞋/登山襪 選購小常識 及 清潔保養方法
-
登山鞋選購小常識
登山鞋,你不要認為它只是登山用;你應該將它分為
Travel—休閒旅遊用
Hiking—健行郊遊用
Trekking—初、中、高級山、登山路徑用
Mountain boots—超級大山、冰攀雪地縱走用第一級 休閒旅遊:當然注重舒適輕巧透氣,防水就 so so
第二級 健行郊遊:防滑耐磨透氣舒適,都要緊
第三級 登山路徑:防滑耐磨防水透氣舒適防撞要具備
第四級 超級大山:最好是雙重鞋才有多功能防滑:並不是鞋齒越厚越防滑,而是齒痕設計更重要
耐磨:純質橡膠具有Q勁,粉粉的橡膠則容易剝落不經久
防水:要有防水功能一定要配合透氣功能;否則,腳底潮濕更容易起泡,更容易凍傷。
耐撞抗壓:為了適應崎嶇地形,所以登山鞋更硬、更堅固﹙太軟的話那就是運動
鞋而不是登山鞋﹚所以需要厚襪子減少磨擦及先登小山或穿著前先『按摩』鞋子,
以適應新鞋子及鞋統高度。防滑的定義
冰面,應以冰爪抓住才能防滑。
雪地,那就是厚齒的天下了。
青苔,菜瓜布底是第一上選。
山徑,特殊設計的鞋齒方向,才能在上坡及下坡或側滑地上穩住陣腳。介紹給你,在登山界裏口碑非常不錯的 品牌質料:
防水透氣 … GORE-TEX
防滑耐磨 … 義大利黃金鞋底
因為、只要在登山界的知名廠牌都附加了他們的產品,所以選購他們產品;
防水透氣、防滑耐磨,通通都具備,也就錯不了。登山鞋 清潔保養方法
1. 清理 Preparation 先將鞋面及鞋底之泥土石塊以乾毛刷清理,再將整雙鞋子及鞋帶以清水刷洗。
2. 清潔 Clean 使用專用鞋類清潔劑﹙請不要使用漂白成分之清潔液﹚刷洗整雙鞋子。
3. 乾燥 Let Dry 將鞋子置於通風乾燥場所晾乾,請勿將鞋子放置於超過攝氏48度的環境中。待鞋子
80%以上乾燥後,鞋內塞滿報紙或衛生紙團,以吸收鞋內溼氣、及保有鞋型。
4. 水密處理 Seal Stitches 待鞋子完全乾燥後,在鞋子車縫線處以專業水密膠作水密及水封的處理。
5. 防水處理 Waterproof 以專業防水鞋膏塗抹鞋子的皮面,視鞋子的皮革軟硬決定塗抹的次數,加
有GORE-TEX 布料的登山鞋,最好再噴上一層可透氣性防水噴劑。
6. 連結至 清潔保養劑網頁制震 --- 高吸震率
登山鞋必須有高吸震率,能有效吸收行走時所產生的反震率,避免震力傳至腳踝部、膝部及腰部等關節,以減少反震力所造成的傷害。
現行登山鞋市場上品牌不下20種,僅有一種台灣品牌大陸生產的 ﹙x牛﹚ 登山鞋 加上氣墊,也因反震力太強,之所以有很多登山友反應鞋底彈性太大,以致腳底及腳踝均有不適現象;因為運動鞋的氣墊目前彈力太大還不適合加在登山鞋底內。運動歸運動;登山歸登山,才專業。
假如你買了,而覺得腳痛,那這裡有一個補救辦法就是:買一雙制震鞋墊吧!登山襪的選擇及穿法
經驗告訴我們…每次穿上兩雙襪子是最恰當的選擇。
外襪:選擇比較厚的外襪來減少鞋子與腳之間的磨擦﹙就如同軟墊一般﹚保護你的雙腳;冬天選擇附加有羊毛
的保暖材質,夏天就選擇同樣厚度的排汗襪﹙夏天襪子厚度千萬不能減薄﹚。
裡襪:不管你春夏秋冬,裡襪一定要薄的;外襪加裡襪雙層效果讓你雙腳更不會磨擦,裡襪選擇更應選加有排
汗的材質,否則一旦腳底流汗潮濕,再加上磨擦,那麼、腳底起泡是跑不了的。
至於襪子的總厚度:應該配合鞋子的大小來適應,留有約1公分的膨脹空間是絕對必須的尺寸。 -
相關滑雪技術課程下載:滑雪教學法 初級滑雪課程
-
初 級 滑 雪 訓 課 程 三 天 課 程 之 內 容
基本動作:
步 行:穿上滑雪板,最初的動作就是步行。
【要領】:1.先穿上一隻雪板,來回走上兩趟。
2.兩隻一起穿上,一步一杖的步行。
【注意【注意】:1.重心的移動,需跟上步伐。 2.身體的移動,要保持平衡。
【練習【注意】:1選擇平整安全的雪面練習。 2.雪板在雪面滑行勿抬離雪面。
滑 行:利用雪杖推雪,使身體往前滑動的方法。
【要領】:1.將雙雪杖,置於身前約30公分。 2.上身稍向前傾。
3.利用手腕力量,向後推動。
4.使兩雪板和身體同時向前滑行。
【注意【注意】:1.重心的移動,需跟上雪板。 2.身體的移動,要保持平衡。
【練習【注意】:1選擇平整安全的雪面練習。2.雪板在雪面滑行勿抬離雪面。
安全跌法:對於滑雪初學者而言,跌倒是「無可避免的」,故安全的摔法很重要。
【要領】:1.以大腿外側,腰下臀側著地。 2.同時舉起雙杖,並用力的將兩腳伸直。
【注意】:1.勿以手腕、去撐地、勿讓膝蓋先著地。 2.勿讓頭部先著地。 3.勿往後坐在蹄具上。
跌倒起身法:有「自助起身法」及「援助起身法」。
自助起身法:即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。
【要領】:1.將兩雪板,移動到谷方,讓身體在山方。
2.雪板平行放好,再用兩雪杖將身體撐起。
【注意】:1.雪板要與最大傾斜線成直角,勿斜前或
斜後放置,否則一起身,會向前滑或向後滑動。
援助起身法:需靠別人伸出援手的方法。
【要領】:1.將兩雪板,移動到谷方,讓身體在山方。
2.上身微向前傾,握住援手起立。
【注意】:1.雪板勿斜前或斜後放置。
2.援手需有把握援助,否則會反被拉倒。
方向變化:可分為「踢轉」與「踏轉」。
踢 轉:抬起雪板,變換方向的方法。
【要領】:1.將兩雪杖,插於身體兩側。
2.舉起谷方雪板,向後轉180度,落於另一雪板旁
成反方向之平行。
3.舉起山雪杖和雪板,同樣轉 180度,與新方向之雪板靠攏。
【注意】:1.雪板轉向時,保持重心的平衡。
2.可借助兩雪杖,分散重心來平衡。
3.可用於緩坡面及陡坡面。
踏 轉:在原地踏併步,達變換方向之目地。
【要領】:1.以雪板之前端或尾端,做為圓心。
2.將轉彎方向內側雪板(右轉為右雪板),
向欲轉的方向,分開成V字形。
3.再將外側雪板,踏併過來。
4.如此反覆的踏併,逐漸達到放向的變換。
【注意】:1.踏併時,雪板勿抬太高。 2.只適合用於平緩的雪地。
登 行:可分為「斜登法」、「橫登法」、「開腳登法」三種。
斜登法:在斜坡上,一步一杖的,以Z字形往上走謂之。
【要領】:1.斜向的橫切山坡,一步一杖的往上走。
2.步行時需壓山角緣,才不會橫滑。
【注意】:1.注意坡上,有否滑雪者滑降。 2.適合於陡坡登行。
橫登法:也叫「側登法」或「階登法」。
【要領】:1.有如橫著身體上樓梯。
2.一階一階的往上登行。
【注意】:1.保持移動的重心平衡。 2.常用於陡坡的登行。
開腳登:也稱八字登法。
【要領】:1.將雪板前端,打開成V字形。
2.配合雪杖,一步一步的往上登行。
【注意】:1.較費體力,但爬坡速度較快。 2.適合於中、緩斜坡。
技術篇:
直滑降:直滑降乃是,直線下滑的技術。
【要領】:1.兩雪板分開。與肩同寬站立。
2.上身不動,雙膝蓋向前跪。
3.感覺兩腳底的腳尖、腳心、腳跟,完全壓住鞋底。
4.手肘輕鬆稍彎,離身少許,藉於保持平衡。
5.全身與斜坡成垂直角度
【注意】:1.全身肌肉輕柔,保持滑行中的彈性。
2.臀部勿往後坐。 3.防止前、後、左、右的傾斜或晃動。
【練習】:1.滑降中,蹲立練習(上、下運動)。
2.滑降中,抬單足練習。 3.滑降中,踏併練習 。
4.滑降中,內、外角緣使用練習。
全制動:初步控制速度的技術。
【要領】:1.以直滑降的姿勢為架構。 2.分開雪板尾端,成倒V字形。
3.兩腳平均加力於兩雪板上。 4.雙膝蓋向前跪,微向內壓。
5.上身保持不晃動。
【注意】:1.兩膝蓋頭,勿太靠攏或太開。 2.全身肌肉輕柔,保持彈性
3.保持雪板倒V字形寬度一致。 4.視線注意滑道,勿落於雪板上。
【練習】:1.由短距離滑降,逐漸加長距離。 2.雪板倒V字形勿忽大忽小。
3.直滑降滑降,導入全制動。 4.單邊制動之練習。
5.全制動開合之練習。 6.全制動煞車之練習
全制動轉彎:全制動轉彎,是以全制動的姿勢,做回轉謂之。其轉彎的方法,
是利用重心的調整、移動,促使單邊雪板角緣豎起,以產生,對
雪的抵抗而轉彎,有如船之舵。
【要領】:1.以全制動滑降姿勢開始。(左轉為例說明)
2.重心落於右腳,右膝彎曲,右腳姆指側邊稍用力。
3.此時右雪板之內角緣,自然陷入雪中。(陷入之深、淺決定回轉弧之大小)
4.左腳雪板,輕踏於雪面,保持平衡即可。
5.如欲右轉,以上動作相反即可。
【注意】:1.雪板前端保持倒V字形,勿越滑越開。
2.上身勿晃動,勿跟著雪板方向轉動。
3.重心自然的變換,勿用肩或腰去扭轉。
【練習】:1.重心左右移轉要韻律化。 2.強弱角緣的練習。 3.韻律加快之練習。
半制動轉彎:半制動轉彎,是由全制動轉,導入併腳轉的預備技
術。它是由斜滑降開始,到欲轉彎處,打開山雪板的尾端,並把
重心移到山雪板上去,此時回轉內側之谷雪板,不需加力。讓谷
雪板自然回轉過去。此技術用於速度的控制,尤其是背景重物時。
【要領】:1.以斜滑降的姿勢開始。 2.先將重心落在谷雪板。
3.將山雪板推開,成小倒V字形。 4.再將重心移往山雪板。
5.保持此姿勢,讓雪板自然回轉。
6.轉過後,收回山雪板(轉彎前的谷雪板),使兩雪板恢復平行,
以斜滑降的姿勢結束,並為另一個轉彎的開始。
【注意】:1.在回轉時,上身勿晃動。
2.在重心移轉時,另支雪板勿抬起。 3.角緣要確實豎起,勿橫滑。
【練習】:1.先在緩斜坡上練習。 2.重心移轉韻律化。
3.深、淺弧度的練習。 4.長距離、急斜面之練習。
纜 車:為節省滑雪者爬坡的體力,將滑者由坡下送到坡頂的運送
設施謂之,亦稱「懶車」。
上、下纜車的方法:
乘坐方法:(以單人座纜車圖片說明 ,雙人或四人亦同)
【要領】:a.依指定位置,雪板平行站立,雙雪杖握於外側。
b.內側的手,抓住座椅延伸的桿子。
c.彎腰坐下,然後將雪杖橫置於膝上。
【注意】:1.乘坐中,切勿搖晃座椅。
2.勿擺動雪板或揮舞雪杖。
3.勿用雪杖勾兩旁樹枝、雜物。
4.不可中途從纜車上跳下。
下車方法:a.接近下車平台時,蹺起雪板前端,以免撞到平台。
b.手抓住座椅的桿子,雙腳平行踏穩平台上,上身向前起身。
c.站穩後,用手橫向的推開座椅,讓座椅從您的內側滑過。
本教學法由 中華民國滑雪協會
國家級教練 葉永興 提供
國家級教練 李瀚雄 轉載 回滑雪裝備首頁
如有需要可自行列印贈送喜好滑雪的朋友 王子登山敬上 -
令背負更舒適的背包打包技巧
-
令背負更舒適的打包技巧
將所有東西都打包進背包 除了背包肩帶腰帶的調整適當外,另一個能確保舒適的關鍵因素,就是正確的背包打包!
先將所有的壓縮帶鬆開,內層隔間也可打開,並將睡袋放入底部。在靠近身體的空間放上最重的東西,例如食物燃料及水袋等等。側面網袋可用來放水瓶、營柱隊旗等 。試著將需要快速取得或是常用到的東西放在好拿的位置或外袋裏。背包的總高度不要超過頭部比較理想。
最後!重量的分配如左圖所示,一定讓你更輕鬆愉快的暢遊山林。在北美排名,現在的 NO.1是GREGORY, NO.2是OSPREY , NO.3是Arc'teryx
GREGORY:的背包因該算是現在背包界的老大,也常聽到GREGORY的背包被稱為是背包中的“勞斯萊斯
OSPREY:穩固的背負系統很扎實,和輕量化的設計讓它賺到了第二名的寶位
Arc'teryx:他的AC2背負系統也非常舒適,比一般頂級背包中同級數的平均貴了1~2000元,所以落居第三名以上背包本公司都可以買得到
-
出國旅遊,最新打包法.不佔空間.
-
最新衣物收藏打包法.趕快學起來喔...
下次出國或旅遊,這樣打包既不佔空間,而且整齊又美觀
「How to Pack Clothes for Traveling」